当前位置:市统计局>统计公报>区县公报

慈利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来源: 发布日期: 2017-04-20 作者:

2016年,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,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,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统筹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改革、惠民生、防风险各项工作,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有序发展,实现了“十三五”良好开局。

      一、综合

    经济总量稳步扩张。初步核算,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1670809万元,比上年增长8.1%。其中:第一产业增加值271796万元,增长3.6%;第二产业增加值516692万元,增长6.2%;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48720万元,同比增长6.7%;第三产业增加值882320万元,增长10.8%。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7301元(按常住人口计算),按2016年平均汇率折算约为4110美元。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,第一、二、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7.0:32.4:50.6优化为16.3:30.9:52.8。2016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7.9%,比上年提高2.8个百分点。

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04人,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52人,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50人,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10人。围绕家庭服务业免费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班110期,累计培训5400人。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.74%。

    二、农业

   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。2016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5199万元,增加值275900万元,分别比上年增长3.7%、3.8%。其中:种植业产值234712万元,实现增加值174672万元,增长3.6%;林业产值37042万元,增加值29522万元,增长5.4%;畜牧业产值132718万元,增加值59010万元,增长2.6%;渔业产值14342万元,增加值8992万元,增长6.9%;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385万元,增长7.8%。

2016年全县耕地面积65.37万亩,粮食种植面积92.37万亩,粮食总产量达到29.57万吨,同比减产1.6%;油料种植面积34.14万亩,油料产量3.89万吨,增长3.7%;蔬菜种植面积15.95万亩,增长6.5%,蔬菜产量26.67万吨,增长8.5%,其中商品蔬菜基地面积达到7.81万亩;烟叶种植面积4.05万亩,烟叶产量0.5万吨。年末茶园面积2.12万亩,茶叶产量1828吨,增长3.1%,果园面积21.1万亩,水果产量18.83万吨,增长2.9%。全年出栏肉猪49.27万头,下降2.5%;出笼家禽239万羽,增长4.8%;肉类总产量4.6万吨,下降6.6%;禽蛋产量1.01万吨,增长2.0%;水产品养殖面积3.3万亩,总产量0.67万吨。

现代农业产业生机勃发。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88家,其中拥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,市级龙头41家,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36亿元,销售收入28.4亿元,利润1.97亿元,上交税金3200万元。新增省级绿色认证农产品3个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个、绿色认证基地和地方标准各一个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65个。

全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500万元,共补贴农机具1500台套,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57万千瓦,增长3.6%;农机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,综合机械化水平达25.5%,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。农村用电量6377万千瓦时,化肥施用实物量8.86万吨。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507处,完成水利工程投资2.36亿元,完成土石方569万立方米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.77平方公里,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.64千公顷,人均水资源4220立方米,年平均降水量1867毫米,人均用水量297立方米,新增农村饮水受益人口1.97万人,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100%。完成异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54人,同步搬迁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19人。

    三、工业、建筑业

    新型工业经济转型升级。2016年,全县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4.87亿元,同比增长6.7%。全县8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2.05亿元,同比增长5.8%,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1.6亿元,同比增长6.7%,上缴税收0.77亿元,下降18.9%。分企业类型看,国有企业完成总产值2.72亿元,增长1.7%,非国有企业完成产值59.33亿元,增长5.7%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销售产值60.99亿元,增长5.8%,产销率为98.18%,其中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3.45亿元。全县规模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.37亿元,同比增长0.5%;利润总额1.93亿元,同比增长5.1%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7家,亏损面16.7%。

2016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.89亿元,增长2.7%。

  四、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

   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。2016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.06亿元,同比增长16%,不含农户投资71.16亿元,增长24.6%。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.89亿元,下降36.9%。年内房屋竣工面积10.71万平方米,增长3.5%。商品房销售面积10.1万平方米,增长60.8%;商品房销售额3.49亿元,增长55.7%。全年销售商品房830套,同比增加263套,增长46.4%。

重点项目强力推进。全县10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.91亿元,增长60.5%,已开工项目78个,竣工项目38个,其中省市重点项目33个,完成投资30.32亿元。

  五、国内贸易

 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9435 万元,比上年增长11.6 %。其中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53508万元,增长11.3 %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5927万元,增长12.7 %。按消费形态统计,批发业42538万元,增长8.7%,零售业418023万元,增长12.0%;住宿业21490万元,增长15.4%,餐饮收入77384万元,增长10.1%。按限额类别分,限额以上84758万元,增长10.1%,限额以下474677万元,增长11.9 %。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业商品分类零售额中,粮油、食品、饮料、烟酒类21107万元,比上年增长5.8%,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6755万元,增长4.8%,日用品类2316万元,下降0.8%,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8755万元,增长14.4%,化妆品类1060万元,增长3.1%,金银珠宝类3670万元,增长23.6%,汽车类30682万元,增长8.4%。

  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。共签约重点招商项目17个,实际利用内资13.45亿元,增长18.0%,实际利用外资1727万美元,增长87.7%,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262万美元,下降16.7%。

  六、财政、金融

 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。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.03亿元,增长10.2%。完成地方财政预算收入7.28亿元,同比增长6.4%,税收收入完成7.4亿元,增长6%,上划中央两税1.71亿元,增长8.9%,上划中央所得税1.14亿元,增长31%,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.76亿元,增长6.6%,其中医疗卫生支出4.14亿元,增长5.1%,农林水事务支出7.15亿元,下降1.2%,教育支出7.65亿元,增长23.8%,社会保障支出6.7亿元,增长8%,住房保障支出2.01亿元,增长19.5%。

    金融信贷走势稳健。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97.92亿元,较年初增长18.8%,储蓄存款余额146.09亿元,较年初增长12%,占各项存款的73.8%;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00.87亿元,较年初增长16%。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52.19亿元,增长21%,短期贷款3.26亿元,比年初增长28.8%。全年发放涉农贷款11.59亿元,全金融机构盈利3.35亿元,增长23.2%,年末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.01亿元,不良贷款比率1.99%。

    七、交通、旅游

  交通运输快速发展。全县年末公路里程3690公里,较“十一五”增长25个百分点。改造农村公路204.5公里,危桥22座,安保工程完成272公里,零龙、杨通、清江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。全年完成交通固定投资8亿元。建成农村客运站2个,农村招呼站32个。全县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95%。

  全年火车旅客发送量35万人次,公路旅客运输量1335万人次,公路货物运输量895万吨,水路旅客运输量14万人次,水路货物运输量26万吨。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3.75万辆,增长27.1%;私人汽车保有量3.6万辆,增长24.1%;私人轿车保有量1.73万辆,增长20.1%。

  旅游发展步伐加快。坚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,全力推进全域旅游,开发红岩岭、黄花溪、四十八寨等15条户外精品旅游线路,建成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、江垭温泉、万福温泉4A级景区和五雷山、一线天等精品景区,建成大水泉、龙峰山庄等生态农庄10个,创建省级旅游名村6个,134个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。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67.34万人次,增长39.0%,接待过夜游客306.08万人次,增长25.6%。实现旅游总收入30.81亿元,增长26.9%。完成旅游投资8.1亿元,旅游市场承载能力逐步增强,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。

  八、科技、教育

  科技创新效果明显。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19家,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.22亿元,增长33.2%,增加值2.89亿元,增长17.9%,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9.87亿元,增长50.7%,高新技术产品利润总额2257万元,增长30.8%,税金总额2891万元,增长78.3%。全年申请专利153件,授权专利88件。

教育事业成绩斐然。四中与六中完成合并,一中与雅礼开始合作。全县拥有普通高中4所,初级中学20所,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,普通小学37所,村小及教学点200个,幼儿园73所,在园幼儿1.72万人。全县拥有小学专任教师1438人,初中专任教师1720人,普高专任教师643人。本学年全县小学在校学生36787人,初中在校学生17333人,高中在校学生9432人。

教学质量稳中有升。2016年高考,参考2887人,本科上线1612人,专科上线2755人,纯文理科考生一本上线首次突破500人大关,北大录取3人。中考成绩位居张家界市前列,三年毛巩固率、合格率、总评分分别超市平均线2.2、9.3、4.9个百分点。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26397人次,发放金额1459万元;资助普高国家助学金5498人次550万元;资助中职国家助学金4687人次468万元;资助中职免学费学生6172人次740万元;发放助学贷款726人561万元。

    九、文化、体育、卫生

 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。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,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,公共图书馆1座,藏书量达13万册,博物馆1个,文化馆1个,艺术表演团体8个,全县广播、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3%和99%,有线电视用户6.5万户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延伸,广播电视和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7789场次,观众90万人次。各类艺术团体全年表演383场次,观众2.1万人次。

   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。年末拥有各类体育场馆74个,游泳池8个,体育运动场55个,各种训练房11个,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110万平方米。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25万人。拥有农民健身工程的行政村284个。竞技体育成果丰硕,我县组队参加全省单项锦标赛共获4金5银3铜,女子篮球在此次锦标赛上获得第七名的好成绩。

卫生事业继续发展。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464个,其中医院11个、妇幼保健院1个,乡镇卫生院32个,诊所、医务室70个,村卫生室348个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722人,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1017人,注册护士1133人,实有床位3040个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.93%,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.43‰,婴儿死亡率4.38‰。年末全县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547456人,参合率为95%。

    十、人口、社会保障

  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,人口总数控制较好。2016年末全县总户数245771户,户籍总人口705792人,其中男性361723人,女性344069人,男女性别比约为105:100,人口性别比例基本正常。城镇人口119754人。从人口年龄段的分布看,0-17岁119218人,占总人口16.89%,18-34岁146740人,占总人口20.79%,35-59岁280213人,占总人口39.7%,60岁及以上159621人,占总人口22.62%。年末常住人口61.39万人,城镇人口26.81万人,城镇化率43.7%。人口出生率为10.09‰,死亡率为5.87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4.22‰。

 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078元,同比增长9.2%,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2元,增长7.9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30元,增长10.9%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.9平方米。人均家庭消费支出10208元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.6%。

    民生投入不断加大,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。2016年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3.8万人,城镇基本医疗保险7.7万人,失业保险职工2.58万人,工伤保险职工2.3万人,生育保险职工1.8万人,全年发放养老、医疗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保险待遇共57558万元。全县有城市低保8143人,农村低保40114人,确保城乡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月420元和220元,五保分散供养标准每人年达到3200元。全年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2398万元。发放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对象3501人,覆盖率71.3%。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4个,床位1466张,收养人数1042人。全年销售福利彩票5660万元,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99万元。

保障性住房项目稳步推进。完成棚户区改造2812户,农村危房改造2610户。

  十一、生态建设、社会安全

   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。环境“7+1”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,城乡保洁呈现常态化,省级卫生县城复检达标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0天,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4.8%;全县地表水质达标率100%。积极实施绿化提升工程,城镇建成区绿化面积1195.7公顷,绿化覆盖率30.5%。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6.53%,森林资源蓄积量达722.82万立方米,完成营造林面积15.74万亩,其中人工造林3.04万亩、低产林改造1.8万亩、封山育林5万亩、中幼林抚育6万亩。城镇污水处理率74.4%,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60%,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88.8%。

    2016年全县能源消耗总量86.28万吨标准煤,万元GDP能耗0.606吨标准煤,超额达到全省小康考评目标值。

安全生产总体稳定。实现矿山类安全事故零发生、零死亡。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25起,死亡人数25人。万人刑事犯罪率4.94,交通事故死亡率0.11,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.15,社会安全指数100%。


附件:慈利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